
纯镍带退火问题
纯镍带在很多酸性和碱性环境中呈现出优良的耐腐蚀性,常见于还原介质中。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有着优良的力学性能,便于冷加工。因此,广泛应用于板式换热器、波纹管补偿器、膨胀节、制碱、化工设备等。
然而,在纯镍带的实际生产中,镍带材卷的整体退火也存在很多技术问题,正如钛带材卷的生产一样。如果退火温度过高,保温时间过长,很容易产生整卷镍带退火粘结废料,但如果保温时间不够,则会导致整卷镍带不能全部去除的问题。因此,尽量选择低温长时间退火是减少镍带退火的有效途径。为了避免在整个退火过程中发生粘结,只有在低温下延长保温时间,才能保证镍带的整个退火过程有着相同的透气性和均匀性。
下为几款常见材料和1:1镍铜复合带内阻测试数据:
镀镍钢带0.969Ω㎜?/m纯镍带0.513Ω㎜?/m镍铜复合带0.171Ω㎜?/m上述数据由此可见,相同规格三款材料内阻比较,镍铜复合带的内阻是镀镍钢带的18%、纯镍带内阻的33%其导电优势显而易见。不同的负极材料在单个相同的电池里内阻的差异如此之大必然影响到整个电池性能,假如全面应用于新能源动力汽车整个电池组(18650、32650等)将更显著。
因镍铜复合带在制作完后或电池企业使用中一般裸露在自然环境中,在空气水分子的中介下通过电离作用活泼的铜离子易与空气中的氧起化学反应而迅速氧化,造成铜面发黑、发暗、色差明显,严重影响产品外观。常规的解决方法均采用陈旧的有铬钝化工艺来延长铜面的氧化时间。涉及到有铬钝化工艺均有可能会对带材造成污染。另外钝化后的处理液处理工艺也比较复杂不易全部处理干净,而且处理成本非常高,通常以储存方式来解决,稍有不慎或不可控因素(自然灾害)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对人体造成致命的伤害,是国家所明令禁止的。所以针对镍铜复合带铜面易氧化的问题进行技术攻关,通过选材、设备技改、改进制作工艺等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铜面氧化的问题,确保生产的产品全部符合ROSH要求、生产工艺零污染、零排放。